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地方文献 > 其他
其他

讲古河池

 

作者:莫生埌                   来源:当代广西网          2019-09-16 10:39

讲古,字典的释义为说书、讲故事。在河池方言里,衍生开来既有侃大山、聊聊天的味道。河池在地理的版图上并不显眼,似乎没有太多令人称道的地方。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河池人来说,最怜故乡水,月是故乡明,乐在其中,悠哉悠哉。

 

宜州-下枧河-人在画中游-陆俊勇摄影_副本.jpg

宜州下枧河。陆俊勇 摄

河池是座年轻的城市,2002年撤地设市,屈指可数就十来年,其前身河池专区亦是在1965年才成立。沿着风云际会、波诡云谲的历史脉络,在凡烟风尘中舀起沧海一粟,窥一斑而知全豹,不难发现河池有着历史的温度,温润了千百年来诗意的栖居、写意的旅程。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名字,镌刻在环江东兴镇一座峻岭的巨石之上,说明伏波将军的影响力已遍布岭南的山山水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百姓对神化人物的顶礼膜拜和万世安宁的苛求祈愿。北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晚年被贬谪宜州时寓居南楼,过着自诩的“半仙半俗”的惬意生活。在宜州,他把日常生活起居记录形成日记《宜州乙酉家乘》流传于世,实时风物略见一斑;他通篇默诵书写名作《范滂传》,校对《汉书》原文,仅错二字,盖世惊叹不已;他寄意诗词,直抒胸臆,写下《虞美人·宜州见梅作》等名篇,淋漓尽致地照见苍凉寂寞的心境。南宋宜州知州张自明、清代“两粤宗师”郑献甫,一个自掏俸禄创建龙溪书院,一个在德胜书院从事讲学,奉山谷先生为师,但又不拘泥古法,不固步自封,可见山谷先生的南楼遗风从不断续。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以笔为剑行走天下,从忻城县进入宜州时已年过半百,虽艰难苦恨繁霜鬓,但从不停下自己的脚步,纵情肆意天地间,深深迷恋河池的奇山异水,这些都详尽记载在《徐霞客游记》里,毫不吝啬地倾尽笔力2万余字,让河池的山川胜景熠熠生辉、虎虎生气。太平天国冀王石达开,自 “天京事变”后出走,辗转到达宜州,与部将们登临白龙洞竞相吟咏,将铁骨铮铮的英雄气概托付苍莽石壁。将勇诗雄、剑气文光的豪迈弥漫开来,也许这就是英雄最后的绝唱与挽歌。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就来到河池,在巴马西山登高望远、指点江山;在东兰魁星楼与韦拔群等革命同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在金城江整编待发,挥师北上,由此与河池结下了不解情缘。抗战时期,国立浙江大学西迁宜州办学,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这支文军开启浩浩荡荡的西征之旅,在宜州得到短暂而安逸的休整,诞生了“求是”校训和校歌,足以令山河生色、岁月增辉。打开尘封的城市记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迎面而来,一段段真实的历史呈现眼前,由远及近,尤为清晰。那些将生命和智慧融入河池的先贤、先哲和先辈们,以他们的嘉言懿行感召感化,将他们的思想精神播散播种,成就了这片土地的深厚底蕴,为这座城市树立了屹立不倒的精神丰碑。

大化-七百弄-千山万弄_副本.jpg

大化七百弄。杨景洪 摄

山水定天下,造化凭自然。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与山水密切相连、息息相关。河池地处云贵高原南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多分布于边缘地带,北有九万大山,西北有凤凰山、东风岭,西和西南有都阳山、青龙山等。群山莽莽,山岭绵亘,揽天地形胜,不得不赞叹这是亿万年地壳运动和沧海巨变的惊世杰作。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河池有名的山和岩洞比比皆是,诸如宜州的会仙山,罗城的天门山,南丹的丹炉山,巴马的百魔洞、水晶宫,凤山的三门海,大化的七百弄群山等等,或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或石柱石峰、断崖绝壁,或云气烟雾、流泉飞瀑。溯源河池大山脉向,美与峻并重。从远古时代走来,从刀耕火种出发,河池人靠着一双腿爬山过山,壮着一身胆赶山喊山,吼出的是敬畏自然、坚韧意志、拼搏傲骨和精神高地。

凤山-三门海风光-马吉光摄影_副本.jpg

凤山三门海风光。马吉光 摄

如果说大山支撑起一座城市的骨架,那么水无异于城市永不停止流动的血液。河池河流众多,星罗棋布,或上天入地、互连相通,或浩荡苍茫、热烈奔放,或曲直婉转、温情款款,别有一番景象。红水河源出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称南盘江,南流至开远折而东,至贵州省望谟县与北面来的北盘江相会,始称红水河。犹如蛰伏在大地上的一条苍龙,红水河一路以势不可挡之势奔腾而来。到了天峨,她被拦了一下腰:长缨在手敢缚苍龙,人类的智慧最终还是驯服了中国南方这条最具野性的河流,建起了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龙滩电站”,也是红水河梯级规划中最大的“龙头”电站。蔚为壮观的河水从大坝喷涌而出,水的洪荒之力由此积蓄、传送、转换为巨大的电能,从而创造光明,创造炫彩缤纷的世界,让人看到了有价值的流动、有力量的转化。到了东兰,红水河被拐了一个弯:形成一个“U”字型的大峡谷(即为红水河第一湾),两岸青山相对出,云雾缭绕水气蒸腾,与巴侧山、银海洲遥相呼应,河水涛声阵阵,激起铜鼓响当当的回应,荡起自由民主、发奋图强的革命之声,为这片有理想的土地染上红色的烙印。到了大化,红水河被绘成了一幅画:河岸木棉花开红似火,群峰屏立竹木葱翠,山光水色扑朔迷离,千草百花争奇斗艳,人称“百里画廊”;但看似平静如镜的水面之下,发生着山呼海啸、电闪雷鸣般的战斗,沉积在河床底部的石头,历经千万年的冲刷浸染,磨平了棱角,书透了纹理,温润了色泽,成为了一枚枚金光灿灿的大化彩玉石。面对惊世骇俗、神奇疯狂的大化彩玉石,人们的内心壮怀激烈,人们的想象无以伦比,这是逐鹿瑰奇的激情之旅,也是道法自然的享受之旅。

 

巴马命河-神秘的生命之河-杨景洪摄影_副本.jpg

巴马命河。杨景洪 摄

与红水河的粗犷豪放相比,龙江河则像是风姿绰约的少女。她发源于贵州省三都县月亮山脚,每条河段的名字不尽相同。她流到南丹时名为打狗河,由此滋养了一个民族支系:白裤瑶逐水而居,傍水而生,古风习习,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文化与传承。她流经金城江后称龙江河,因而美丽了一座城市:山与水亲近,水与城交融,夕阳斜照下的河面泛着粼粼波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枉负“金城”的盛名。她流过宜州时,则富庶了一方土地:有古谣云“铁锁练孤舟,千年永不休;天下大乱,此处无忧;天下大旱,此处半收”。由此看来,龙江河的浇灌滋润功不可没,宜州千百年来成为岭南经济和文化重镇实至名归。

河池的每条江河、每处溪流,所到之处充满着传奇,写满了故事。宜州的古龙河、下枧河联袂而来,出了个刘三姐,山歌装得一箩筐,你歌哪有我歌多,犹如流水千年不绝,壮族歌仙美名扬天下。罗城的武阳江、剑江源于九万大山深处,江水清澈碧透,两岸山峦叠翠,十里清波明如镜,仫佬山歌能牵出月亮来。环江的大、小环江河汇集涓涓细流融入龙江河,山因水润而生,洞与水有缘一线牵,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受益于此,毛南民族发端缘起、永续相传。天峨的布柳河绝景天成,气势雄伟,飞龙在天,天生一座仙人桥。都安的澄江河、地苏河是会开花的河流,地底下悠然相会,桃花水母悄然盛开,以其独特的形态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巴马的命河是上天把“命”交给土地,镶嵌在似锦如画的田畴上,不事雕琢,飘逸脱俗。流经天峨、凤山、巴马的盘阳河盘踞遁地五进五出,在地球的断裂带上以各自姿态独立呈现,不一样的地磁、空气、阳光、土壤和水,见证着生命轮回的源远流长与不朽奇迹,人活百岁也平常,世界长寿之乡声名远播。

 

环江-《苗山渔歌》谭和宾摄_副本.jpg

苗山渔歌。谭和宾 摄

水乃万物之源,生命因水而精彩。只有好山好水的地方,才会有人类居住、民族繁衍。河池境内有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8个世居民族。古风古俗古味留香,歌谣、史诗、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无处不在,“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有瑶无处不有鼓,有鼓无处不有舞”流传广泛,壮族的歌、瑶族的舞,以及特有的打铜鼓、玩陀螺、抢花炮、“补粮添寿”、“狮子上刀山”等古老仪式,堪称河池民族风情之绝。壮族 “三月三”歌节,青年男女赶歌圩走歌场,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人山人海场面盛大。壮族“蚂拐节”,精壮男子跳起了热情欢快的蚂拐舞,载歌载舞相映成趣。瑶族“祝著节”,瑶族同胞身着盛装,笑酒欢歌铜鼓舞起,纯粹古朴韵味浓烈。毛南族“分龙节”,千人傩面激情共舞,花竹帽竞相展示,别开生面叹为观止。仫佬族“依饭节”,敲锣打鼓诵经祈福,唱戏对歌舞狮耍龙,丰收喜悦溢于言表。

东兰-红水河第一湾_副本.jpg

东兰红水河第一湾。杨景洪 摄

河池的世居民族是最具战斗精神的民族,反抗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历史不胜枚举。唐代刘三姐智斗地主莫怀仁的传说,反映了壮族先人不畏强权、不甘奴役的英勇斗志;宋代环江欧希范及其部属反宋遭到残酷镇压,兵败后被统治者剖腹并绘五脏为图传于世,后来成了中国第一张实绘人体解剖图;都安菁盛乡灭瑶关、匹夫关石刻,见证了在清代瑶人起义的满腹悲壮。河池人的战斗,谋求民族生存大义,激荡的也是家国情怀。明代东兰韦虎臣等四代土司,率领俍兵抗倭,战功显赫,扬我民族雄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罗城人李德山,慷慨就义舍身成仁,英明昭昭薪火相传。与湖南的毛泽东、广东的彭湃并称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的韦拔群,为人民谋求幸福的初心使命和献身精神无比高贵、永不屈服绝不低头的英雄主义无上荣光,体现了中国革命精神的高度,从河池走出去的开国将军和革命志士无不对这种精神有认同和追随。抗日空战英雄宜州籍飞行员黄莺,一展钢翅雪国耻,碧血忠魂震长空。同样的,河池人风风火火,“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实干精神光芒熠熠。20世纪70年代,都安战石海,开田地,靠的是“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的英勇气概。进入新时代,在“三只羊”“七百弄”这些极度贫困的代名词面前,河池人斩穷根、挪穷窝、断穷路,感天动地的事业还在延续,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正在进行时。

罗城风光-覃明龙摄影_副本.jpg

罗城风光。覃明龙 摄

罗城“三尖”天下闻名:山头尖、筷头尖、笔头尖,说的是罗城的自然、风物与人文,其中笔头尖,代表了人才辈出,文人众多。广而推之,用到河池身上,超伦轶群,毫不失色。河池是文学桂军的“盛产地”,撑起了文学桂军的半壁江山,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河池作家群。诸如包玉堂、蓝怀昌、潘琦、蓝汉东、韦启良、聂震宁、宋安群、杨克、常剑钧、东西、鬼子、凡一平、韦俊海、李约热、何述强、红日、黄土路,等等。山高弄深,文长诗远。河池的作家们植根乡土与求新求变,用智慧的双眼、奔涌的灵感、如花的妙笔、隽永的文字,捕捉人世间的真善美,诠释引领时代风潮的正能量。

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时空怎么转变,河池遍地黄金深藏不漏,就是一片有历史的土地、有理想的土地、有精神的土地,足以让梦想照进现实点亮未来。我们爱她,深入骨髓融入血液,不离不弃,不死不休!

(作者简介:莫生埌,河池人,河池学院南楼丹霞文学社社员)